加速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規模化落地:西門子Xcelerator的戰略雄心
數字化轉型正在成為每個企業的必經之路。但對于大量的中小企業而言,它依然顯得過于昂貴。中小企業如何快速獲取低成本的數字化轉型方案?是否存在一個觸手可達的工業數字化平臺?這是否能夠成為一門真正的好生意?
一家百年德國公司,正在試圖給出突破性的嘗試。
1、 數字化轉型,技術平權化
當前,數字化轉型已經進入下半場,頭部企業基本完成布局,真正的“藍海”則在于數量龐大的中小企業。相比于大而全的解決方案,中小企業更期待的是“剛好夠用”的小而美,這也決定了市場的重心正在發生轉移。
在經歷了眾多技術路徑的失敗與成功之后,一些大中型企業的IT部門與數科部門,正在有條不紊地將數字化轉型納入各個業務的變革之中。而那些提供數字化轉型的服務公司,也習慣采用重資產的項目制方式,服務頭部客戶。
然而,眾多中小企業面對數智化技術,依然會有嚴重的不適應感。數字化轉型需要修復IT與OT之間天生的斷裂點,這讓中小企業難以駕馭。缺少充分的預算,也是進行智轉數改時所面臨的難題。
大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方案,與中小企業的需求之間,存在著明顯的數字化鴻溝。
對此,西門子深有感受。從硬件到軟件,西門子有著廣泛而成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,一眼望不到邊。然而這種龐大的體系,無疑是為大企業而準備。全球近5萬家大企業客戶,構成了西門子堅實的業務堡壘。
這些動輒百萬元級、千萬元級的產品,很難面向中小企業。這并非只是涉及到預算多少。那些面向大客戶所設定的商業流程,對中小企業而言就顯得過于復雜了。
然而中小企業的數量之多,引人矚目。在中國,有著超過5,000萬家各行各業的中小微企業,超過600萬家制造企業。這其中很多年營收不超過1億元。這類企業同樣有著數字化轉型需求,而預算則只有幾十萬元,甚至數萬元。
如果能有足夠靈活的數字化方案來面向中小企業,那么在收入上也將會獲得百倍量級的放大。西門子決定開辟這樣的第二個數字化戰場,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一個有力的平臺支撐。而它也需要在既有的運行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中,動態性設計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商業形態。
2022年6月,西門子推出了面向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西門子Xcelerator商業平臺。這支數字化奇兵,很快被引入中國,并在這里成為主戰場。
作為一個商業平臺,它自然需要滿足交易撮合的需要。這里為用戶提供了琳瑯滿目的數字技術方案的商品貨架。這些“在架方案”最大的特點是簡潔實用。中小企業哪怕只有一個IT人員,也可以下載即用。這種極簡可用的數字化技術方案的匯聚方式,在以前從來不曾出現過的。
西門子Xcelerator將成為西門子完成數字化“技術平權化”的關鍵平臺。大企業方案雖然無法直接復制到中小企業,但經過適度凝練的經驗和裁剪的方法論,依然是可靠的。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試圖成為一個大型知識蒸餾容器,知識流復用,方法論溢出,使得中小企業從中獲得真正的受益。
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上的“工易魔方”,就是一種低門檻的圖形化IT與OT融合的工具。它一開始就是為了讓各種機器人統一在一個界面下編程,而后來則拓展成面向各種產線設備。西門子廣泛的設備知識以及各種IT系統,最終形成了這樣一個輕型易上手的工具。它使得車間現場的工程師,可以深度參與數字化的建設。IT人員重點是將各種知識、AI算法模塊封裝,而OT人員則利用可視化界面將各種工序用圖形化的方式拖拽組合。它還將用于調度任務的運行指令下沉到邊緣端,從而使得現場產線具有足夠柔性。
在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有限預算的沙盤上,到底會擺放哪些戰略目標?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為此而生,致力于成為中小企業計劃數字化轉型時能第一個想到的平臺。
2、 風滿用戶端,工廠新思維
數字化轉型并非只是技術的選擇,更是一種工業化思維的延伸。至少有三類銳意革新的工廠:年輕態、AI真落地和大出海,讓西門子Xcelerator看到了未來成長的機會。
第二代接班,年輕態工廠
工廠早已經是年輕人馳騁天下的舞臺。《吳曉波2024年終秀》曾提到,中國60萬家工廠在阿里巴巴開設門店,面向全球。而有1萬家,則成為阿里巴巴的超級工廠。在這1萬家優秀工廠的管理者之中,80后、90后和00后這三代人已經占比將近75%。這意味著60后和70后的管理者們,正在成為少數派。
工廠第一批創業者逐漸退隱,廠二代正在星光璀璨。他們往往渴望新的變化,甚至希望掙脫老一代的束縛。而數智化技術,就是突破工廠傳統節拍的最好利器。
天生就是數智迷的廠二代,正是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的關鍵鎖定對象。該平臺旨在用快捷可用的數字化技術,滿足廠二代強化柔性生產線的需求。
與第一代創業者依賴老師傅的經驗不同,廠二代更重視數據驅動帶來的經驗,對數字化的決策有更強的敏感性。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提供了各種技術方案的快速嘗試的機會,這讓廠二代通過低成本試錯方式,逐漸走上數字化轉型的正軌。
與廠二代對應的,是“年輕態工廠”。隨著90后的年輕人進入工廠,車間里的機器界面,也需要發生顯著性的變革。全球生產線的系統,大部分還源自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(PLC)的時代。在這樣一種控制器體系下,操作人員有著一套固有的指令傳遞體系。這里有復雜的上位機、笨拙的人機界面,以及嚴明的數據上下傳遞秩序等。
然而,年輕人進入工廠,給傳統生產的界面帶來巨大的挑戰。以紙為基礎的作業管理,早已經過時。年輕人從小就在玩手機、打游戲、用電腦的數據空間長大。對于“屏驅動”,有著天然親切感。未來就是“屏幕驅動”的生產系統。而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提供眾多軟件,正是為屏而生,為年輕態工廠而準備。技術不斷進化,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生產系統。
浙江溫州樂青的紅旗儀表,制造系統正在經歷全新的變化。留學回來的年輕掌門人,則有著更加執著的數字化和綠色信念。紅旗儀表也希望全方位地踐行ESG理念,將產品能耗與碳足跡聯動管理起來。而它在湖州工業園區正好也在大力進行光伏建設。光伏是跟其它電力聯合使用。在車間的每個班組的每個訂單,以及電價波峰波谷如何應對?每天開機的能耗、換班時間的能耗是多少?這期間綠電比例多少,每年的碳足跡是多少,碳中和的目標如何實現?年輕的廠二代,希望快速建立一套數字化的能耗管理體系。
紅旗儀表的MES服務商新核云,感受到了用戶多樣化需求的壓力。新核云的MES主要圍繞生產制造的核心業務管理,雖然也會采集許多數據,但并未直接涉及到能耗與碳的管理。作為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的合作伙伴,新核云向紅旗儀表推薦了西門子的能碳管理軟件ECX。
客戶的第一反應是:西門子的產品,會不會太貴?
這正是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要破除的一種“西門子只為大客戶服務”的刻板印象。
平臺上的Smart ECX能碳管理產品,可以直接嵌入到新核云的MES系統。由于采用訂閱方式,單次成本較低,對公司費用壓力并不大。這兩款產品組成的聯合解決方案上架前就已經打通,因此Smart ECX的能碳管理信息可以通過新核云的看板直接展現出來。
不需要機房,也不需要現場部署,整個能碳管理系統只需要從平臺下載軟件。這正是未來生產系統正在發生的顯著變化。這是年輕廠二代引領的數字化綠色工廠,正在成為當地的典范。
AI真落地的時刻
數據驅動還只是基本功,AI應用則是下一個極其重要的時刻。AI機器人對話的異軍突起,徹底打開了AI的應用場景。那么AI到底離工廠有多遠?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決定提供“AI真工廠”,將眾多AI的方案,徹底引入到整個商業平臺上。
用AI視角看過去,所有的工藝都可以重置。例如擰螺絲,人們經常會把擰螺絲當成工廠里最簡單的事情。其實不然,螺絲擰緊的質量會直接影響產品的品質。它所要解決的問題,比想象的要復雜得多。
上海大制科技是西門子Xcelerator的生態伙伴,其解決方案中也融合了西門子技術和產品。大制科技正在將AI引入電槍的扭矩曲線之中,從而通過分析來做質量監控。例如一個工序的裝配,標準規范要求擰螺絲需要2秒鐘。在AI算法中,兩秒鐘被分解成3,600個點。每個點的扭矩都被記錄,進入大模型進行分析。驚心動魄的2秒鐘,這正是中國工廠在AI時代的數字化質量新篇章的真實體現。而這樣改變工藝格局的軟件,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則開始推動進入工廠中,開啟AI真工廠的局面。
AI工廠興起的同時,很多新興行業的初創企業,如具身機器人、無人機等,正在追求高速增長。以往這些公司在初期發展階段,很難與西門子這樣的公司進行合作。很多沒有規模的企業,往往采用半自動化甚至手工化的作業方式。考慮到這些企業代表著未來高成長的產業,這些生產系統的幼稚也是異常的刺眼。
顯然,這些戰略新興幼小產業,也需要一流的數智化技術來匹配初創公司的雄心。而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正在以多樣化的AI數字化解決方案,以及廣泛的觸角,觸達到這些快增長的工廠。西門子服務頭部企業的經驗,包括AI技術在內的數智化技術方案,可以用快捷的方式,灌注給這些未來藍籌股的企業。
大出海,中國制造全球出征的突破
還有一類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重點關注的工廠,那就是“大出海的工廠”。出海的企業,有很多產品是面向歐美市場的優質產品。這些產品往往需要滿足低碳標準,甚至需要透明化的供應鏈來支持。大量中小企業,擅長專精特新巧的技術,而對歐美眾多標準以及在碳足跡方面往往一頭霧水。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在數字化碳足跡、碳排放和能耗管理等方面,都實現了在線平臺的部署。更重要的是,這些企業借助西門子的力量,可以更容易接入到全球價值鏈的版圖。 西門子憑借170余年全球化經營的深厚底蘊,依托西門子Xcelerator這一“全球信用”軟實力平臺,為中小企業出海提供值得信賴的“航海地圖”,助力其在國際市場上穩健前行。
年輕態、AI真落地和大出海這些新銳智工廠,是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重點服務的對象。而平臺上各種充滿創意的數字化技術,也在不斷喚醒用戶追求新制造系統的意識。一種面向中小企業的“未來生產系統”,正在以各種方式形成枝繁葉茂的骨架。
3、 攜手合作伙伴,滿天照繁星
在數字化轉型的世界里,單一企業的力量往往有限。很多技術服務商只在某個環節有一技之長,能夠提供局部方案,卻難以覆蓋企業全流程的需求。于是,一個中小企業往往要同時對接多家廠商,最后反而容易形成新的“數字孤島”。
為了改變這種局面,西門子在 2023 年啟動了“繁星計劃”。這個計劃試圖把分散的市場需求點以及能滿足這些需求點的“星星”(西門子與合作伙伴)連成一張可以真正照亮中小企業轉型之路的星圖。
一方面,通過“繁星計劃”,西門子與合作伙伴聯合,把各自的能力模塊化、場景化,讓中小企業能夠在平臺上找到“剛好夠用”的工具,而不是龐大笨重的系統。另一方面,“繁星計劃”所撬動的廣泛生態資源也讓更多的中小企業用戶被觸達,被服務。在這個過程中,西門子也賦能并成就了新一代數字化和低碳化轉型服務商。
在這種機制下,產品和服務的形態也在發生變化。從一次性買斷轉向訂閱,從大而全的系統轉向細顆粒度的功能。碳足跡軟件可能只需要“計算+出報告”就能滿足出口需求;輪胎質量檢測、螺絲擰緊曲線分析,則成為“一劍封喉”的短流程應用。這些過去往往被認為“太小”的需求,如今在平臺上都有了對應的解決方案。
4、 小記:為商業而聚合
面對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服務,需要全新的商業視角與技術要素的組合。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正在提供一種“轉型認識論”的升級。
從商業模式看,它重新改寫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故事版本。它建立伙伴生態系統(ecosystem)的商業關系,試圖最大限度地豐富技術與方案組合(portfolio),而以通過在線應用集聚地(marketplace)作為第一觸達地。
從技術底座看,它改變了數字化服務商的服務模式,以簡易、快速、模塊化的方式,大大降低使用者的門檻。一個好的數字化轉型平臺,不僅要有技術的突破,還必須具有平易近人的界面。只有技術平權化,使用門檻才能大幅度降低。
西門子Xcelerator平臺正在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種面向未來的數字化制造系統。在線化、屏幕化、SaaS化、智能體化等,也都是中小企業的標配。而西門子正在為眾多的中小企業,開啟這樣一扇通向數智化新工廠的大門。
提交
中國聯通全面承接國家人工智能應用中試基地(醫療領域)
研華 MIC-743邊緣AI新品首發
中國聯通云犀AI創新巡展潮涌杭州 語音大模型驅動產業智能新浪潮
施耐德電氣六赴服貿會,新質服務體系再升級,賦能產業向“新”行
聚生態合力 創服務共贏,施耐德電氣攜服務伙伴發布新質服務行業生態聯合宣言

投訴建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