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控網首頁
>

新聞中心

>

市場評論

>

汽車領域的新機遇

汽車領域的新機遇

2016/10/12 16:20:31

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長距離行車的體驗,長距離駕車非常容易讓人疲勞、困倦。但是最近在汽車領域內,一種新型汽車的誕生可以讓人們不再受到這種痛苦。他就是無人駕駛汽車。那么什么是無人駕駛汽車呢?無人駕駛汽車是一種智能汽車,主要依靠車內以計算機系統為主的智能駕駛儀來實現無人駕駛。

首先,我來為您簡單介紹一下無人駕駛汽車的原理。

從上圖中可以看出,無人駕駛汽車的前后都裝載了車載雷達,車身上方安裝了激光測距儀。另外,車身周圍還裝載了傳感器。無人駕駛汽車是通過由車載雷達,激光測距儀和傳感器組成的傳感系統來感知道路周圍的環境,配合車內的智能軟件,自動規劃出行車路線以到達預定目標。

在無人駕駛汽車產品方面,目前既有大的汽車制造商參與,比如特斯拉、寶馬、奔馳等,也有互聯網巨頭谷歌、百度等的加入,市場呈現出一種百家爭鳴的狀態。

在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方面,我國目前已經成功研發的無人駕駛技術有自動巡航、車道保持、智能化剎車、路標辨別等功能。但是在三大無人駕駛汽車核心技術方面,我國目前還比較薄弱,有很大發展的空間。這三大核心技術是:車載激光雷達,電子芯片和傳感器。

當前,車載激光雷達的產品及生產廠商主要集中于國外,包括美國Velodyne公司、美國Quanegy公司以及德國IBEO公司等。但是國外廠商昂貴的價格成為車用激光雷達市場推廣的最大障礙。我們國內汽車廠商應該大力投資,發展低成本化的車用激光雷達,來提高國產無人駕駛汽車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和影響力。

電子芯片技術屬于無人駕駛汽車核心技術之一。2015年之前很長一段時間里,我國汽車電子芯片主要依靠外資企業進口。2015年,杰發科技(合肥)有限公司(2016年被北京四維圖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購)開始打破國外廠商壟斷國內汽車電子芯片市場的局面,成功滲透入國內市場,比如一汽、上汽、東風汽車等。國內汽車廠商應該更多關注電子芯片技術,擁有自己的電子芯片生產線,讓電子芯片盡早全面國產化。

第三個核心技術是汽車傳感器。但是據統計,目前車用傳感器市場不僅基本被國外企業占領,而且呈現高度集中的狀態。在這些國外企業之中,博世穩居行業榜首。美國Sensata公司排名第二,飛思卡爾和日本電裝公司緊隨其后。我們知道,汽車的無人駕駛系統由感知、決策、執行三個層面組成。其中,感知系統是前提,負責完成采集數據的任務;決策系統基于感知的數據,判斷并發出指示;最后由執行機構來完成。從以上三個層面來分析,決策和執行傳感器層面的技術和市場相對比較成熟,最關鍵的感知層面技術不夠完善,仍有很大的提高空間。不久前發生的特斯拉事故,正式由于無人駕駛汽車的傳感器系統未能感應到前方的車輛導致的。所以,汽車傳感器市場真正的機會就落在了無人駕駛的感知系統上,希望國內的汽車廠商可以抓住這個機會,在無人駕駛的感知系統上多下功夫、多研究,完善汽車傳感器技術,將此技術國產化。

以上就是我為您帶來汽車領域新機遇的分析,下期見!



工控網市場分析師——單倬然

審核編輯(
肖瑞南
)
投訴建議

提交

查看更多評論
其他資訊

查看更多

2025中歐綠色建筑工業化論壇9月北京啟幕 全球智慧共推建筑產業“雙碳”轉型

喜訊!華強電子網榮獲“2025年中國產業互聯網創新企業”

深入實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動 浪潮軟件集團看好人工智能+工業質檢廣闊前景,持續布局線纜行業智能質檢

海爾新增2家卓越級智能工廠,總數品類行業雙第一

深度剖析格力打破磁懸浮壓縮機國外壟斷,底氣來自對自主創新的堅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