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控網首頁
>

應用設計

>

水電、火力發電防雷檢測設計與施工部署方案

水電、火力發電防雷檢測設計與施工部署方案

2025/9/25 16:06:55

隨著新能源與傳統能源電力設施的規模不斷擴大,風電場、水電站、火力發電廠等各類發電場站均分布在雷電多發區域。雷電感應、直擊雷和雷電電磁脈沖不僅威脅設備安全,也可能導致大面積停電事故。因此,建立符合《GB/T 50057-2014 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》與《GB/T 18802.1-2020 浪涌保護器(SPD)》的防雷檢測與施工體系,是保障發電設施連續穩定運行的關鍵。

本文從風電、水電、火力發電三類典型電力設施出發,系統闡述防雷檢測工程項目的設計、施工部署流程,并提供可落地的參數化解決方案。

二、防雷檢測工程項目總體思路

分級防護理念(LPZ區劃)

IEC 62305 和國標劃分外部防雷區(LPZ 0A/0B)與內部防雷區(LPZ 1/2),在邊界處布設浪涌保護器(SPD)、屏蔽及接地系統,形成“外部接閃—引下線—接地體”與“內部等電位—SPD—屏蔽”的協同體系。

檢測與評估環節

雷電風險評估:采用《GB/T 21714-2008 雷電災害風險評估》進行雷擊次數(Ng)、雷電流幅值(Iimp)等參數計算。

防雷裝置檢測:按《GB/T 21431-2015 建筑物防雷裝置檢測技術規范》定期檢測接地電阻、引下線連續性、SPD狀態等。

施工部署三要素

接地系統低阻值化(風電<4Ω,水電<2Ω,火電<1Ω)。

SPD分級配置(I級、II級、III級)。

智能監測:配置雷電計數器、接地電阻在線監測、雷電流記錄儀。

三、風電場防雷檢測與施工部署

3.1 風電場防雷特點

風機塔筒高、分布廣,葉片為復合材料,極易遭受直擊雷和感應雷。國際統計表明,單臺風機年均雷擊次數可達1~4次。

3.2 設計要點

接閃系統:在葉片尖端嵌入導電銅帶或不銹鋼引雷帶,與輪轂接地匯流;塔筒頂部安裝避雷針,采用不銹鋼Φ16mm接閃桿。

引下系統:利用塔筒鋼結構作為自然引下線,連接至基礎環形接地網。

接地系統:

環形接地體埋深≥0.8m;

單臺風機接地電阻≤4Ω;

銅包鋼接地棒φ14mm×2.5m多根并聯。

SPD配置:

I級SPD:塔基進線柜,Uc≥385V,Iimp≥25kA(10/350μs),Up≤2.5kV;

II級SPD:箱變低壓側,Uc≥385V,In≥40kA(8/20μs);

信號SPD:風機控制信號、光伏通訊線路采用PoE/RS485信號防雷器,In≥10kA。

3.3 檢測與維護

年度檢測:接地電阻、引下線連續性、SPD狀態指示。

在線監測:雷電流記錄儀(量程0~100kA,精度±5%)與接地電阻在線監測模塊(量程0.1~10Ω)。

四、水電站防雷檢測與施工部署

4.1 水電站防雷特點

多位于山區、峽谷,變電設施和控制室分散,雷電活動頻繁。機組控制系統對電磁干擾敏感。

4.2 設計要點

接閃系統:在廠房屋面設置Φ20mm鍍鋅圓鋼避雷網,網格不大于10×10m;水庫大壩金屬欄桿與避雷網等電位連接。

引下系統:采用兩根及以上對稱布設的鍍鋅扁鋼40×4mm引下線。

接地系統:

主廠房接地電阻≤2Ω;

接地體埋深≥1m,沿廠房周邊敷設環形接地帶40×4mm。

SPD配置:

I級SPD:110kV/220kV開關站進線處,Iimp≥50kA,Up≤2.5kV;

II級SPD:機組控制室配電柜,In≥20kA;

信號SPD:監控、測控光纜入口端采用光纖浪涌保護器或RS485信號SPD。

4.3 檢測與維護

半年檢測:接地電阻、接閃網完整性。

防雷器巡檢:SPD熱脫扣指示、雷擊計數器累計值。

在線監測:水電站中央控制室配置雷電監測平臺,實時顯示雷電流峰值、接地阻值變化。

五、火力發電廠防雷檢測與施工部署

5.1 火電廠防雷特點

廠區面積大,煙囪高,輸煤、輸油系統復雜,變電及DCS系統多。雷電不僅危及電氣設備,還可能引起燃爆。

5.2 設計要點

接閃系統:

煙囪頂部設置≥3m高不銹鋼避雷針;

廠區輸煤廊道金屬結構與接地系統等電位連接。

引下系統:每根避雷針≥2根獨立引下線,截面≥50mm2銅絞線。

接地系統:

總接地網電阻≤1Ω;

采用40×4mm鍍鋅扁鋼與廠區鋼軌、金屬管道形成聯合接地;

機組控制室獨立接地網與主接地網等電位連接。

SPD配置:

I級SPD:主變進線柜,Uc≥690V,Iimp≥50kA;

II級SPD:DCS機柜電源,Uc≥385V,In≥40kA,Up≤1.5kV;

信號SPD:4~20mA、RS485/以太網信號SPD,In≥5kA,插入損耗≤0.5dB。

5.3 檢測與維護

季度檢測:接地電阻≤1Ω,檢查接地焊點、腐蝕情況。

雷電監測:配置大氣電場儀與雷電流監測器,提前預警。

SPD狀態:每半年更換老化SPD模塊。

六、防雷檢測施工流程與參數化實施

前期勘察:雷電活動數據、土壤電阻率(ρ),繪制接地網布置圖。

系統設計:確定LPZ分區、避雷針/引下線布置、SPD選型表(列明Uc、Iimp、In、Up)。

施工部署:

接地施工:埋設銅包鋼接地棒,采用放射狀或環形接地體;焊接點采用熱熔焊(Exothermic Welding)。

SPD安裝:在進線柜、分配電箱、終端設備逐級安裝I/II/III級SPD;信號線SPD就近安裝在設備端口。

等電位連接:金屬管道、鋼結構、屏蔽層全部引入等電位端子箱。

檢測與驗收:

接地電阻測量:采用三極法或鉗形接地電阻儀;

引下線連續性:萬用表電阻檔檢測;

SPD動作測試:SPD測試儀檢測Uc、Up參數。

智能運維:接地電阻在線監測模塊(測量范圍0.1~10Ω),雷擊計數器(0~99次),大氣電場監測儀(±20kV/m)接入SCADA系統。

審核編輯(
王靜
)
投訴建議

提交

查看更多評論
其他資訊

查看更多

不同接口類型的網絡信號浪涌保護器選型方案

不同類型浪涌保護器:接線制式與選型指南

優化避雷針的行業綜合應用方案

防雷檢測不同行業的綜合應用解決方案

電氣系統多級浪涌保護器選型與部署解決方案